行业新闻 News
欢迎来到北京市红都刻章有限公司
News 新闻详情

篆刻,我是这样入门的

日期: 2017-01-10
浏览次数: 214

那一年我才几岁的样子,在大街上看到有人给人刻章,不是篆刻,就是刻办公用或者领工资用的那种姓名章,我就站在一边看,看着他选了章料,也不是现在我们篆刻用的石头,而是一种有机合成的塑料吧,然后磨平,抹上淡淡的一层黄的广告色,是那种将干没干的,抹上去很快就风干了,边上放着一个镜子,然后在章料上用直线打出来了方格,因为是四个字,每个字一格,然后就用隶书(后来接触多了,就知道字体的差别了),用铅笔反着写在章料上,然后就拿那种薄薄的刀开刻了。前后半个小时的样子,一方印章就完成了。

篆刻,我是这样入门的(在网上见一个哥们用化妆盒作篆刻工具盒)

当时,我觉得很神奇。

晚上就再也睡不着觉,心里念念地想着要刻一方自己的章,想想,才几岁个小娃娃。第二天,就去找刻章的买章料,再到工艺品商店里买木刻刀,找家里的水磨石磨刀,然后就按照流程自己刻。

当然先刻自己的名字!想想就心动,刻一个自己名字的印,拿着走到同学跟前,一盖一个名字,多牛。

篆刻,我是这样入门的(小时候找的章料,现在还存有一方)

但完全刻不动!这种章料太硬了,我的刀刻不动。后来尝试过各种刀,用钢锯条自己磨过刀,用铁钉到铁路上让火车给轧成刀,但总归刻不动。

突然有个机会,就翻到了老爸订的杂志叫《书法》的,里面有篆刻的内容,从此一发不可收,后来又自己订了《青少年书法》,一点一点地学了起来,这才正经算是入了门,但完全没有拜过老师,于是,一直处于入门的状态,就算后来到初中、高中阶段参加比赛拿了奖,也收到一些信函说要收入某集子,加入某协会之类的,都一概不回应,就保持在入门的水平和状态,自己沉浸在古人的印章里出不来。

篆刻,我是这样入门的(1987年的《青少年书法》,还是篆刻专号)

现在回想起来,走的弯路真多,但并不后悔,挺好玩的。

现在回想起来,要是当时有个我这样的人,给我讲一讲,篆刻应当怎么入门,那该多好啊。于是,一直在写这方面的文章,希望帮到感兴趣的人,完全就是分享,没有其他的目的。

现在觉得学篆刻,特别是后期的创作,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作为一个篆刻作者,可能要具备必不可少的书法、绘画、文字学、美学的知识外,甚至还要具备一定的音乐、舞蹈、戏剧、建筑、文学等各类文艺方面的知识,再加上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力、思辨力、艺术感觉等,才能谈得上篆刻创作,也才真正能对字法、篆法、章法、刀法等等各种篆刻相关的内容心领神会,也许,正是因为这些,篆刻这门艺术才有意思,才有趣味。

今天把思路理一理,说说,篆刻入门的事儿。

我这里说的是真正有志于学篆刻的入门,因此,要求可能稍高些。

篆刻,我是这样入门的(汉印)

吴颐人老师说临刻加“画印”总不能少于500-1000方。我不认为这个要求高,甚至认为这算是底的要求,其中汉印总要临刻个100-300方,高的可到500方,其他的那些大师印、名家印,再临上500方,大致就可以入门了(还只是入门)。

前期要做的事情,说刻“回”字,刻一字印、二字印,这些都是基本训练,因为这个阶段,就是练习一下刀法,要解决的是奏刀沉着,而不是在石面上滑来滑去的“漂”着,掌握基本的冲切刀法,能够把线条刻得平滑光洁,应该连着的地方不刻断,应该饱满的地方不纤瘦,应该匀称的地方不偏颇。有人说,三天就可以做到了,其实,刻上一个月也不为过,有些细节,自己认为掌握了,其实,还差得远。

篆刻,我是这样入门的(早期刻“回”字)

接下来才是摹印,这是需要专门讲的一件事,回头专门写文章,为啥要摹印,很清楚,就是跟书法一样,知道前人怎么刻某个字的,甚至还学会了怎么写这个字的,摹印的整个过程,都是“心摹手追”的过程,也就是说,你看了古人的印面,临写下来或者描下来了,甚至也上石了,但手上的功夫不一定能够达到,刻成跟前人一样。这个过程中,审美总是在前面带路,觉得好,想学,一点一点的动手学,直到能刻得一模一样,形神兼备才好。

1000方各种汉印、名家印临完,大致就入门了吧,于是可能要找自己的风格了。这里有个分野,你看自己往哪个方向走。

篆刻,我是这样入门的(丁敬的一方姓名印)

吴颐人把风格分成了三类,一类是工整类的,比如汉印里的工整的,王福厂的,赵叔孺的,陈巨来的这一类;一类是粗放类的,比如汉印里面的将军印,吴昌硕的,齐白石的,钱瘦钱的,来楚生的这一类;还有一类介于两者之间,或近工整,或近粗放,比如赵之谦的,吴让之的,黄士陵的。李刚田老师则把这三类分别称为精金美玉式和野山荒原式,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形态。不管如何称呼这些风格,大致就是两个端一个中间的临界点,自己找到喜欢的风格,下功夫钻研就好。

找到喜欢的风格之的一,在风格里找出喜欢的大家印谱,一方一方的临刻、体会,一方一方地揣摸,这时基本可以搞一些创作了。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30
白玉印章以其莹润的质地、典雅的色泽,成为文房雅器中的佼佼者。无论是用于书画题跋,还是作为收藏把玩之物,妥善保养才能让其始终保持温润光泽,延续岁月沉淀的美感。以下从日常清洁、环境存放、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以及白玉印章的保养方法。一、日常清洁:轻柔呵护,去除污渍白玉印章在日常使用和存放过程中,难免会沾染灰尘、污渍或人体分泌的油脂,若不及时清洁,不仅会影响其美观,还可能对玉质造成损害。清洁时需遵循“轻柔”原则,避免使用硬物刮擦或化学清洁剂。(一)干擦去尘对于表面的浮尘,可使用柔软的纯棉布或羊毛刷轻轻擦拭。羊毛刷的毛质细腻柔软,不会对白玉表面造成划痕,尤其适合清理印章纹路深处的灰尘。擦拭时力度要均匀,顺着纹路方向轻轻扫动,切勿用力过猛或来回反复摩擦,以免损伤玉质。(二)清水清洁若印章表面沾染了较为顽固的污渍,如油渍、墨渍等,可先用温水(水温不宜过高,以接近人体体温为宜)浸湿软布,轻轻擦拭污渍处。对于...
2025 - 04 - 28
印章作为权威与信用的象征,在政务、商务及社会事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旗牌圆形42公章以其标准化的规格和广泛的适用性,成为众多组织的优选印信工具。它不仅是文件生效的法定标识,更承载着组织的责任与形象。下面将深入解析其型号内涵与多元应用场景,带大家了解这枚“圆形印记”背后的规范与价值。一、型号定义与规格参数旗牌圆形42公章中的“42”代表印章的直径为42毫米,这一尺寸是根据国家相关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章制作标准设定的常规规格。其整体呈正圆形,由印面、印体、印柄三部分组成:印面:采用优质橡胶或合成材料制成,表面刻制单位名称、国徽/五角星等法定标识(具体图案根据单位性质而定)。例如,党政机关公章中央刊国徽,外围刊单位名称;企事业单位公章中央刊五角星,外围刊单位名称及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等字样。印体:金属或工程塑料材质,内部包含储墨结构(部分型号为传统蘸墨式),确保盖章时油墨均匀附着。印柄:符合人...
2025 - 04 - 25
电子印章因其便捷、高效、安全的特性,正逐渐成为北京地区企业、机关单位及个人办理各类事务的重要工具。它不仅能显著提升办事效率,减少纸质文件流转带来的时间成本与资源消耗,还能通过加密技术确保文件签署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下面将详细介绍北京电子印章的申请流程,助需要者快速掌握申请要领。一、北京电子印章申请流程详解1、材料提交与审核申请人携带准备齐全的申请材料前往选定的公章制作单位。公章制作单位工作人员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核,检查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及复印件与原件的一致性。如发现材料缺失或存在问题,会当场告知申请人补充或更正。对于企业单位,工作人员会重点核实营业执照的真实性、法定代表人身份及委托授权书的有效性;机关事业单位则关注组织机构代码证或法人登记证书、单位负责人授权等情况;社会组织需确认登记证书及业务主管单位相关文件;个体工商户主要审核营业执照及经营者身份信息。2、信息采集与录入审核通过后,...
2025 - 04 - 22
印章文化历史悠久,意义非凡。白玉因其温润质地,成为制作印章的优质材料。手工打造白玉印章,是赋予玉石实用价值与艺术灵魂的创作过程。一、选材(一)白玉特性白玉属软玉,主要成分是透闪石和阳起石,质地温润似羊脂,光泽柔和,颜色均匀,无瑕疵、裂纹及杂质为佳,硬度在摩氏6-6.5度,既好雕刻又耐磨。(二)挑选要点选料时,先看颜色,纯白且色泽均一的为好,避开杂色料。仔细检查表面有无裂纹,可用强光手电筒照其内部,结构紧密、颗粒细腻的白玉质量更优。形状方面,尽量选方正、规整且大小合适的,以减少切割损耗。二、设计(一)构思依据雕刻前要明确印章用途。若是书画落款,设计风格需与使用者书画风格相符,写意风适配简洁流畅设计,工笔风则适合精致传统图案。个人收藏印章可依收藏者喜好,融入生肖、座右铭等独特元素。商务馈赠印章要简洁大方,凸显品质与庄重。(二)绘制草图构思确定后,在纸上绘制印章草图,精确规划整体形状、尺寸比例及...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霄云里5号楼B座306室 ; TEL:010-64641357、010-64649203;
Copyright ©2005 - 2013 北京市红都刻章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