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政务服务的大趋势下,北京积极推进电子印章与政务系统的对接,旨在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优化营商环境,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以下将详细介绍北京电子印章与政务系统对接的关键环节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技术对接架构搭建
北京构建了以电子印章管理系统为核心,连接政务服务签章系统、公共服务签章系统以及电子签章联盟区块链的总体框架。其中,电子印章管理系统负责审核、制作及备案电子印章。政务服务签章系统主要服务于政府部门,通过接口与相关用章业务系统对接,满足政府在线集中式签章和验章需求,实现高效、批量、自动化的签章操作。例如,在政府采购合同签署中,预算单位在政府采购管理服务平台选择待签章合同,点击“盖章”按钮后,合同即推送至电子印章系统进行电子化签章。公共服务签章系统则依托第三方机构,面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支持手机扫码签章、业务系统签章等多样化方式,助力电子印章在全社会广泛应用。而电子签章联盟区块链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电子印章的制作、使用全程留痕上链,确保数据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构建从印章申领到使用的闭环,保障电子印章应用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二、对接流程梳理与优化
政务服务流程优化:在政务服务领域,以行政审批“一网通办”为例,梳理业务流程,明确各环节使用电子印章的节点。政府部门在受理、审批等过程中,对电子证照、批文批复、合同等各类电子材料进行签章。大兴区在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与电子印章系统对接后,企业可在线调用电子印章办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报备等事项,极大简化了办事流程。同时,通过与电子营业执照等系统对接,企业在办事过程中可直接使用电子签名和电子印章功能,减少了重复提交材料的环节,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和便捷性。
企业办事流程简化:为方便企业使用电子印章办事,北京优化企业办事流程。尚未具备电子印章的企业,按照电子印章要求准备相关材料申请制作电子印章。已具备电子印章的企业,通过电子签章应用系统将电子印章授权给相关政务服务平台,如“北京市政府采购管理服务平台”。企业在办理涉税事项、就业参保、公积金等重点高频服务领域业务时,可使用电子印章全流程办结,无需再提交纸质材料,真正实现全程电子化办理。
三、安全保障措施强化
技术安全层面:采用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密钥等技术手段保障电子印章的安全性。数字证书用于确认印章使用者的身份真实性,电子签名密钥则确保电子印章的签名不可伪造和篡改。同时,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电子印章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记录和存证,任何对电子印章的操作都将被记录在区块链上,一旦发生篡改,能够及时被发现。此外,电子印章管理系统和应用系统采用严格的数据加密传输和存储机制,防止数据泄露。
管理安全层面:建立完善的电子印章内部管理制度。明确电子印章的申请、制作、使用、授权、保管等各环节的管理规范和责任主体。例如,对于政府部门的电子印章,统一委托存储于政务服务签章系统中,并制定严格的用章审批流程。在使用量子云印章办理盖章业务时,用章人需在服务管理系统上发起用章需求审核,管理人员在线审批,且量子云印章的OCR识别系统会对比用章文件,确保盖章内容的一致性,实现“审批、使用、管理、监督”全流程智能化监管,从管理层面杜绝电子印章被滥用的风险。
四、推广与培训工作开展
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电子印章的优势和使用方法。利用政府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政务服务大厅宣传栏等发布电子印章相关信息,介绍电子印章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场景和便捷性,提高企业和公众对电子印章的认知度。例如,北京市相关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化合同有关工作的通知,告知预算单位电子印章在政府采购合同签署中的应用及操作方法,引导企业和单位积极使用电子印章。
培训工作: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开展针对性培训。对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培训电子印章在政务业务系统中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安全管理要求,确保工作人员能够熟练、规范地使用电子印章进行业务办理。对于企业和社会组织,组织专门的培训活动或提供在线培训课程,讲解电子印章的申请流程、授权操作以及在各类政务服务事项中的使用方法,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电子印章在政务办事中的应用,提升企业使用电子印章的积极性和操作能力。